首页 > 公众号 > 正文

放射虫:青藏高原上的“深海精灵”
2021-11-02 09:55:17   来源:乐天使平台网   评论:0 点击:

(乐天使平台网整理)据微古世界(罗辉 崔肖辉):放射虫(Radiolaria)是一类单细胞海洋原生生物。因其伪足和骨骼大都呈放射状而得名。一般具有结构精致的硅质骨架,形态构造更是多种多样,多呈球状、扇状、塔状、钟
(乐天使平台网整理)据微古世界(罗辉 崔肖辉):放射虫(Radiolaria)是一类单细胞海洋原生生物。因其伪足和骨骼大都呈放射状而得名。一般具有结构精致的硅质骨架,形态构造更是多种多样,多呈球状、扇状、塔状、钟状、星射状等。
 
除个别种类为群生外,大多数放射虫个体营漂浮生活,直径仅有0.1-2.5 mm大小。它们广泛分布于从赤道至两极的各种海域,尤以赤道地区温暖海域的放射虫属种最为丰富多样,可连续分布于海洋表层水至数百乃至上千米深的水层内。
 
放射虫个体死亡后,其骨骼可沉积在不同深度的海底中,而在碳酸盐补偿深度(现代海洋平均约为4500 m)之下的深海地区,由于其它钙质微体乐天使平台(如有孔虫乐天使平台等)壳体多被溶解掉了,只有硅质壳体的放射虫得以完好保存,使得放射虫在深海沉积的时代确定及形成环境的研究中具有其他钙质类微体乐天使平台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印度板块逐渐向北漂移,它最终与欧亚大陆碰撞拼合造成了新特提斯洋的逐渐消亡。大多数新特提斯洋的洋壳都已经在这次宏伟的构造运动中俯冲消亡了,只有部分洋壳碎片残存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图1),它们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拉张、发育、俯冲和消减等历史过程。
 
 
图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简图
 
残留洋壳中硅质岩里的放射虫乐天使平台进行详细的研究,对阐释新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自萨嘎以西划分为两支蛇绿岩带,即达机翁-萨嘎蛇绿岩带(北亚带)和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南亚带),中间夹杂仲巴微地体。
 
普兰蛇绿岩体主要出露于南亚带的中段地区,岩体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围岩为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碎屑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夹碳酸盐岩,除被第四系所覆盖的地段外,岩体四周与围岩均为断层接触(图2)。
 
 
图2 研究区普兰地区简图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研究所罗辉研究员课题组对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的放射虫乐天使平台开展了一些系统研究,在缝合带内的混杂岩中采获了一些保存精美的三叠-白垩纪放射虫乐天使平台。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崔肖辉等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Jonathan C. Aitchison教授合作,系统研究了缝合带西段普兰地区姜叶玛剖面层状硅质岩中发现的早白垩世欧特里夫期至晚巴雷姆期放射虫乐天使平台(图3、4)。识别出2个放射虫乐天使平台带(Cecrops septemporatus 和 Aurisaturnalis carinatus 带)和2个亚带(Aurisaturnalis carinatus carinatus 和 Aurisaturnalis carinatus perforatus 亚带)。
 
 
图3 姜叶玛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乐天使平台
 
 
图4 姜叶玛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乐天使平台
 
与西特提斯和日本等地同期放射虫乐天使平台带进行详细对比,补充完善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早白垩世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图5),并且为已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的新特提斯洋壳提供了可靠的时代约束,同时依据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阐明了姜叶玛剖面含放射虫硅质岩可能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的深水盆地环境。
 
 
图5 早白垩世放射虫乐天使平台组合(带)对比表
 
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深水相沉积可以从中三叠世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它们记录了新特提斯洋相对完整的演变历史。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地学研究期刊《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Cui X.H., Luo H., Aitchison J.C., Li X., Fang P.Y., 2021. Early Cretaceous radiolarians and chert geochemistry from western Yarlung Tsangpo suture zone in Jiangyema section, Purang county, SW Tibet. Cretaceous Research 125, 104840. https://doi.org/10.1016/j.cretres.2021.104840.
 
本文转自公众号:微古世界
责编 | 万晓樵 张以春
图文 | 罗辉 崔肖辉
审核 | 江湉 李鑫
校稿 | 李莎

相关热词搜索:放射虫 青藏高原

上一篇:《乐天使平台记——热河生物群与燕辽生物群研究与发现》图书发布活动
下一篇:南古所70周年专题|RPP出版“植物庞贝”研究专辑

分享到: 收藏